文件类型德意志帝国陆军士兵证 (Militärpaß)
持有者姓名Johann Georg Sacher
出生日期1883年10月17日
出生地柯尼希斯瓦尔德 (Königswalde)
行政区域萨克森王国 (Königreich Sachsen)
国籍/邦国萨克森王国 (Königreich Sachsen)
职业农民 (Landwirt)
宗教信仰新教 (ev.)
婚姻状况已婚
子女有子女(手写为“/”,表示有)
入伍日期1904年10月13日,作为新兵(Gefreiter / Rekrut)
首次退役日期1906年10月31日,被授予“预备役”身份(zur Reserve beurlaubt)
重新入伍日期1914年8月2日,被征召入伍
所属部队- 1904-1906: 第133步兵团第5连- 1914-1918: 多次调动,包括第181步兵团第7连、第115步兵团第2连、萨克森第23预备役步兵团第6连等
军衔列兵 (Gefreiter)
身高165.5 厘米
主要受伤与治疗记录- 1918年3月17日:在凡尔登附近负伤。- 1918年4月17日:在皮耶罗波恩特(Pierrepont)附近负伤。
服役经历- 1904-1906: 和平时期服役。- 1914-1918: 一战期间多次被征召入伍,参与西线战场作战,包括凡尔登战役(Verdun)。
签发地点兹维考 (Zwickau)
签发日期1906年10月14日
快速抓重点分析
这份证件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完整地记录了一名和平时期入伍的预备役士兵,在一战爆发后被反复征召、调动和负伤的全过程。以下是您可以快速抓住的关键点:
1. 核心人物
- Johann Georg Sacher: 一名来自萨克森王国的农民。
- 年龄: 1904年入伍时21岁,1918年负伤时35岁,是典型的“中年预备役士兵”。
2. 关键时间线
- 1904年10月: 入伍,开始两年现役。
- 1906年10月: 退役,转入预备役。
- 1914年8月: 一战爆发,被立即征召。
- 1918年3月 & 4月: 在凡尔登附近两次负伤,是战争后期的重要节点。
3. 主要部队调动
- 1914-1918年: 频繁调动于多个预备役和现役步兵团,包括:
- 第181步兵团 (Inf. Regt. Nr. 181)
- 第115步兵团 (Inf. Regt. Nr. 115)
- 第23预备役步兵团 (Ers. Inf.-Regt. Nr. 23)
- 第182预备役步兵团 (Ers. Inf.-Regt. Nr. 182)
4. 关键事件
- 1918年3月17日: 在凡尔登附近负伤。
- 1918年4月17日: 在皮耶罗波恩特(Pierrepont)附近再次负伤。
- 1918年5月: 从医院出院,被派往第182预备役步兵团。
- 1918年6月: 参与了在德累斯顿附近的演习。
5. 历史意义
- 预备役制度: 这份证件是研究德意志帝国预备役制度的绝佳样本,展示了国家如何在战争爆发后迅速动员预备役士兵。
- 战争残酷性: 一名35岁的农民,在战争后期仍被派往最激烈的前线,反映了德国在战争末期的人力短缺和战争的残酷性。
- 个人命运: 通过这份证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士兵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无奈。
总结
这份士兵证不仅是一份个人档案,更是一部微观历史。它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普通德国农民在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命运起伏,以及德意志帝国军事机器的运作方式。对于历史爱好者、收藏家或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史料。
第8页 (服役记录)
这一页记录了士兵在1906年退役前的最后一次训练和体检情况。
- Kommandobehörde: 指挥机关。
- Bez.-Kdo. Chemnitz: 化学区指挥所。
- Stiefellänge: 靴子长度:28
- Weite: 宽度:6
- Vom 25. 4. bis 14. 5. zur 20-tägigen Übung eingezogen: 从1906年4月25日至5月14日,被征召参加为期20天的演习。
- Vor der Entlassung ärztlich untersucht, gesund und felddienstfähig befunden: 在退役前经医生检查,身体健康,适合服役。
- Hauptmann und Kompanie-Chef: 上尉兼连长,签名潦草,可能是“Buchstein”。
第10页 (服役记录)
这一页记录了士兵在1914年被征召入伍后的第一次调动和训练情况。
- Kommandobehörde: 指挥机关。
- I. Bat. Inf. Regt. Nr. 115: 第115步兵团第1营。
- 2. Kompagnie: 第2连。
- Vom 30. 6. bm. 13. 7. zur 14-tägigen Übung eingezogen: 从1914年6月30日至7月13日,被征召参加为期14天的演习。
- Am 13. 7. entlassen nach Chemnitz: 于1914年7月13日被遣送回化学区。
- Ausgebildet mit Gewehr 98: 使用98式步枪接受过训练。
- Beförderung: 晋升:无。
- Führung: 表现:良好。
- Strafen: 处分:无。
- Stiefellänge: 靴子长度:28
- Weite: 宽度:6
- Dienststiefel: 军靴。
- Hauptmann u. Kompanie-Chef: 上尉兼连长,签名潦草,可能是“Ernrich”。
第12页 (服役记录)
这一页记录了士兵在1918年负伤的情况。
- Kommandobehörde: 指挥机关。
- Ers. Inf.-Regt. Nr. 23: 第23预备役步兵团。
- II. B. R. K.: 第二预备役旅。
- 6. Kompagnie: 第6连。
- Am 28. 3. 18 als Ersatztruppe zum nahen kampfenden Verbande verpflichtet: 1918年3月28日,作为增援部队被派往前线作战单位。
- Gefechte: 战斗:
- 14. 3. - 17. 4. 18: 1918年3月14日至4月17日,在凡尔登附近作战。
- 17. 4. 18: 1918年4月17日,在皮耶罗波恩特(Pierrepont)附近负伤。
- Führung: 表现:良好。
- Strafen: 处分:无。
- Leutnant d. Res. B. V. O.: 预备役中尉,签名潦草,可能是“Beck”。
第13页 (服役记录)
这一页记录了士兵在1918年负伤后的详细情况。
- Kommandobehörde: 指挥机关。
- Kgl. Sächs. Ers. Inf.-Regt. Nr. 23: 萨克森王家第23预备役步兵团。
- 6. Kompagnie: 第6连。
- Vom 5. 3. 74 - 27. 3. 74 bei nahen kampfenden Verbande: 1918年3月5日至3月27日,在前线作战单位。
- Infanterie: 步兵。
- Anzeigungen: 通知:
- 14. 5. 76: 1918年5月14日,报告在凡尔登附近负伤。
- 17. 9. 74 - 8. 3. 75: 1918年9月17日至1919年3月8日,在哈姆附近作战。
- 10. 25. 9. 74: 1918年9月25日,在图尔内维尔(Tournéville)作战。
- 5. 77. 74: 1918年7月5日,在马里维尔(Marvillers)作战。
- 76. - 78. 77. 74: 1918年7月76日至78日,在锡雷(Cirey)作战。
- 9. 3. 75 - 72. 79. 76: 1919年3月9日至1919年7月72日,在洛林地区作战。
- 28. 2. - 4. 3. 76: 1919年2月28日至3月4日,在蒂永维尔(Thionville)作战。
- 13. 70. 76 - 77. 8. 77: 1919年7月13日至8月77日,在凡尔登附近作战。
- 72. 8. 77 - 9. 70. 77: 1919年8月72日至7月9日,在凡尔登附近作战。
- Führung: 表现:良好。
- Strafen: 处分:无。
- Leutnant d. Res. B. V. O.: 预备役中尉,签名潦草,可能是“Heuckeroth”。
第14页 (服役记录)
这一页记录了士兵在1918年被征召入伍后的最后一次调动和训练情况。
- Kommandobehörde: 指挥机关。
- 5. Inf. Regt. "Kronprinz": 第5步兵团“皇储”。
- Nr. 104: 编号104。
- V. Landwehr-Brig.: 第五后备旅。
- Vom 27. 3. bm. 9. 6. 13 zur 14-tägigen Übung eingezogen: 从1918年3月27日至6月9日,被征召参加为期14天的演习。
- Gefechte: 战斗:
- 27. 3. 13: 1918年3月27日,在凡尔登附近作战。
- 1. 4. 13: 1918年4月1日,在凡尔登附近作战。
- Führung: 表现:良好。
- Strafen: 处分:无。
- Stiefellänge: 靴子长度:28
- Weite: 宽度:6
- Hauptmann und Kompanie-Chef: 上尉兼连长,签名潦草,可能是“Reeling”。
辽宁中医药大学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