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上将罗卓英获赠“高山仰止”高浮雕大型银质纪念宝鼎一座,尺寸:重:2820克,高:65厘米,宽:40厘米。整器体型硕大,为三足双儿大型宝鼎一座,规格极高。正面为高浮雕锤楪寿星童子献桃图,工艺极为精湛考究,双耳为高浮雕双龙造型,寓意勇猛果敢,事业飞腾。配以大象驼瓶造型顶盖,太平有相,寓意天下太平。背面錾刻上款:“慈公 总监 教育长 纪念,落款为“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率全体官佐、学员、士兵敬献”字样。联名赠送者姓名逐人錾刻于鼎背,洋洋洒洒足足近七十人之众,包括有(余易麟,易乃良,王果夫,陈衡,王道,屈檏,黄心,庞国钧,唐三山,郭大中,左大凌,吴家钰,黄志仁,霍揆彰,彭善,蒋经国,彭位仁,郜子举,黄维,张言传,金典戎,戴之奇,罗泽闿,钟彬,覃异之,刘安祺,方先觉,黄珍吾,温鸣剑,莫与硕,王建煊,廖秉凡,张明,李东星,丘新民,韦镇福,霍冠南,梁永年,张继炎,张业,熊江,曹振铎,叶以新,荣孝雨,黄绮,朱金骅,李惠堂,施敬之,陈逸云,杨喻仁,黄英华,罗贤,叶公武,易芳昱,毛鸿藻,李仲国,黄涤生,戴戎光,干毅,冯一中,饶邦泰,蓝逊,王筱樾,张衡礼,王世达,伊克伦,曹琦,吴士愉),其中不乏在近代中国国民革命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以及影响罗卓英将军一生的邻里乡绅,伯乐贵人等。(人物繁多,简介难以赘述,请需要资料的竞买人向本司工作人员索取)。彰显情义之重,地位之高。
罗卓英(1896年5月1日—1961年11月6日 ),原名高哲,字尤青、慈卫,号慈威,广东大埔人。中华民国时期军事、政治人物,抗日名将。罗卓英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先后任炮兵连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副军长等职。1937年任广州行营参谋长、第十五兵团司令。同年率部北上参加淞沪会战。后升任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十八军军长、第十六军团军团长、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进行南京保卫战。1938年任武汉警备副总司令、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1939年调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与日军战于南浔线。不久以原职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率部防守赣北 。1941年指挥所部进行上高战役,获得“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的胜利 。随后参加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予日军以重创。1942年调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由于与史迪威不和,未取得突出战绩。回国后历任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次长、训练团教育长、青年军总监等职。抗战胜利后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晋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到台后历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职。1961年病逝于台北,享年65岁。
罗卓英是陈诚“土木系”中的核心成员和最重要的谋士,号称“二当家”。他热心教育,颇有文学修养。著有《呼江吸海楼诗集》《正气歌注》《从政言论集》《抗战言论集》《赣行吟草》等。
清代高浮雕龙纹大型银质花瓶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