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英国驻华外交官二等勋爵士韦礼敦(Sir Ernest Colville Collins Wilton,1870-1952)遗珍。
北洋时期“东南王”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赠送花瓶一对,上海庆云银楼所制。重量:1312克 高:29厘米,原配木底座及木盒。戳印:“上庆云”款,花瓶整器浮雕及錾刻工艺,花卉纹美观典雅,瓶身铭刻:“韦尔敦先生惠存”“增荣益誉,长乐永康”“孙传芳敬赠”字样。历史信息明确清晰。题材稀少,意义非凡,保存状态极好。韦礼敦(Ernest Colville Collins Wilton),英国人,1870年出生在新加坡,20岁进入英国外交部下属机构学习中文,并在清政府时期就开始到中国任职。1903年之前他的足迹已遍及厦门、澳门、湖北、重庆等地。1903年英国成立了西藏边境委员会来调查和解决与西藏之间的边界问题,韦礼敦(Ernest Colville Collins Wilton)是该委员会的创始成员之一,负责与清政府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英国派遣弗朗西斯·扬赫斯本(Francis Younghusband)率领一支远征军进入西藏,韦礼敦作为重要人员随军。装备落后的西藏军队被英军击败,远征军直达拉萨,史称第二次侵藏战争。韦礼敦作为英方代表之一参与与清政府签订《拉萨条约》。英国通过第二次侵藏战争,打开了西藏大门,清政府被迫在西藏开放3处商埠,允许英国在商埠派驻官员,限制清政府将西藏土地让卖、租典与外国,为英国独吞西藏开了一个好头。因此事件,英王爱德华七世向韦礼敦颁发“C.M.G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韦礼敦的政治地位得到极为快速的上升。在清政府执政的最后几年里,韦礼敦还在山东、云南昆明担任过领事,代表英国与清朝签订《中英修订藏印通商章程》。
北洋政府执政后,韦礼敦先后担任过驻南京、广州、成都、汉口总领事,1923年至1926年间任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会办,是他在华期间权力巅峰时期。盐务稽核总所的设立是善后大借款协议的产物之一。1913年,袁世凯为了巩固北洋政府的政权和军事力量,以中国的盐税、海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税项为抵押,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总额为2500万英镑的巨额借款。为落实税款,列强要求北洋政府对“中国盐税征收之法整顿改良,并用洋员以资襄助”。经过一系列改组,盐务署成为中央最高盐务行政监督机关。韦礼敦代表5国银行团担任总所总会办,承担了协调各国经济利益的任务。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关系复杂。各方都想通过韦礼敦,希望获得五国银行团的贷款或金融支持,加强他们的财政能力,并且通过与韦礼敦的接触,向外界展示“亲外”或“开放”的形象,借此获得国际舆论的某种宽容或理解。
民国英国驻华外交官韦礼敦获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及授勋证书,国王任命书等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