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AU58德国1776年普鲁士腓特烈大帝鹰炮泰勒银币
钱币重22.272克,含银量75%,是当时普鲁士最大的银主币。
钱币正面是腓特烈大帝侧脸像,头戴桂冠,环绕文字“腓特烈 普鲁士 国王”,背面是脚踩大炮,军鼓和军旗的普鲁士王冠鹰,环绕文字“一王国泰勒”。
这枚泰勒正反面均有凝霜感,白炽灯下底板有明显转光,是可以入藏的品相。
腓特烈二世年幼时深受启蒙思想的熏陶,酷爱诗歌,书籍和音乐,憎恶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持家和治国方式。1730年,他与好友一起尝试逃亡英格兰,却以失败告终。
在德波边境的一座小镇上,腓特烈的好友被处决,他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同样也在那里,他与父亲和解,并也成为了一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
腓特烈憎恶女性,虽然缔结婚姻却未生育孩子,晚年长期居住在没有女性的“无忧宫”里。这种厌女症,同样反映在他对奥地利女皇玛丽特蕾莎和沙俄女沙皇伊丽莎白的轻蔑态度上。
1740年到1745年,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使得普鲁士的国土面积增加了1/3,人口增加一倍以上,同时也极大刺激了腓特烈对领土的胃口。
1756年,一系列外交误判使得普鲁士失去了法国这个传统盟友,加上他对于俄奥两国君主的蔑视,以及奥地利对普鲁士崛起的恐惧,终于导致普鲁士不得不与欧陆最强的三个国家同时开战。尽管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但到了1760年以后,普鲁士的兵员,经济和军事指挥系统都濒于崩溃。腓特烈饱受肠胃疾病(与精神压力有关)困扰且多次发表过轻生的言论。
1762年腓特烈的迷弟-彼得三世继位为俄国沙皇,奇迹般地将普鲁士从灭亡的边缘拯救回来。腓特烈本人也因其绝不投降,死不认输,钢铁般的意志成为德意志精神图腾,被普鲁士人称为“老弗里茨”。
德国普鲁士1泰勒1814年腓特烈·威廉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