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呈现“V字形”的琉璃珠最早生产于14世纪威尼斯,一般以蓝、白、红色构成多层次、多角星纹的特殊图案,最早为7-10层琉璃制作,后经历3-5层琉璃的时代,19世纪后采用4层和6层制作。
14世纪末,荷兰贸易商率先将雪佛兰带到非洲,同一时期的某些秘鲁发现的7层雪佛兰被认为是由哥伦布贸易的。之后的几百年里,随着三角贸易的逐渐兴盛,这些产自威尼斯的琉璃珠通常被交易到非洲或美洲土著手中,用以换取土地、黄金、奴隶和其他贵重物品。做为血腥奴隶贸易中介的这些琉璃珠因此得名“贸易珠”。
非洲酋长们对雪佛兰珠乐此不疲的原因是其呈现的眼状纹和深邃的蓝色,这些特征在非洲原始部落文化中被认为有辟邪的作用。因此,时至今日这些贸易珠在非洲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在特殊仪式上仍然被佩戴,以显示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