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华列强欺凌过甚,激起了中国百姓普遍的愤恨,义和团趁势而起,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进攻租界、杀伤洋人和教民。清政府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的妄言,在该年5月25日对八国宣战。为扑灭义和团,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了侵略联军。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于1900年6月由从天津租界出发,一路攻至北京城,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主权。影响所及,清帝国内部及东亚之权力平衡受到重大冲击,间接导致清廷进一步衰落、日俄冲突等变化。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场100多年前爆发的动荡也被中国人称为“庚子国变”、“庚子国难”,日方谓之“北清事変”、“北清事件”、“清国事変”。
日本政府于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四月十九日颁布勅令第一百四十二号《明治三十三年从军记章条例》,设立从军记章以兹纪念。
奥匈帝国1873战争奖章,曾在庚子事变颁发,也称奥匈庚子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