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乌克兰流亡政府未发行票加盖票中目未收录,但在斯目中明确标出见图六,是乌克兰流亡政府1923年加盖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发行的未发行邮票上的。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1918-1922年仅发行两套普通邮票(详见店内编号46)和一套未发行邮票(详见店内编号80),之后出现流亡政府。
售品的加盖原票是乌克兰人民共和国1920.12印刷的一套未发行邮票,即店内编号80售品,是普通邮票,14枚一套,图案分别为人物和风景名胜,印刷后未发行,在中目、斯目中均明确标出未发行,乌克兰流亡政府在此票上进行加盖,很有收藏价值,斯目中标价也很高,也见图六。
斯目的唯一缺陷就是没有全套邮票,因此这套未发行邮票加盖邮票也仅有一个图片,目前加盖多少枚尚不清楚,但是售品加盖面值比较整齐,有十个不同面值加盖。
关于乌克兰流亡政府这一历史,网上有介绍: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后,沙皇俄国领土分崩离析,俄国出现了临时政府与苏维埃两政权并存的局面。在俄国境内的乌克兰地区,知识分子、社会团体成员、士兵等参与组建乌克兰中央拉达(苏维埃),选举历史学家格鲁舍夫斯基为主席,社会民主党人温尼琴科管理日常行政事务。
“十月革命”后俄布尔什维克夺得政权,中央拉达反对其武装夺权,建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并宣布自治。
但因中央拉达没有常规军,难以抵挡俄布尔什维克势力,于是求助德军与奥匈军,并宣布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独立。但是德军与奥匈军扶植哥萨克后裔、前沙俄军官斯科罗帕茨基建立盖特曼政府,解散了中央拉达,改国名为“乌克兰国”。
盖特曼政府吸收了前沙皇行政人员,包括乌克兰大地主、官僚、富农、小企业主、小商人和工厂主等社会阶层,实行军事独裁制。然而不久,盖特曼政权在一战德奥军战败后垮台,随后乌克兰境内陷入空前混乱,德奥残余部队、邓尼金白军、苏俄红军、协约国军和波兰军等势力在此角逐厮杀。
乌克兰社会民主党人温尼琴科和民族主义者彼得留拉等人轮流组建执政内阁以掌控局面,执政内阁名义上恢复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合并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共同对敌,但终究难敌强大的外族势力,沦为流亡政府。
力量依旧非常薄弱的乌克兰布尔什维克借助苏俄军确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俄布尔什维克在乌克兰第三次确立苏维埃政权,驻军地由基辅改为哈尔科夫。在这个过程中,马赫诺等无政府主义者领导的农民游击运动起了关键的作用。1922年苏维埃乌克兰加入苏联,乌克兰首次建立独立国家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各国首次发行 ——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见未发行票,1920.12,人像和风光,14枚全套,新 (店内编号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