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1863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董事会组织成立“上海工部局书信馆”,收寄华南、日本、欧美的信件,1865年发行了我国的第一套商埠邮票──上海大龙邮票。
上海工部局书信馆1897年11月被大清邮政接管,总计发行29种邮票,邮票编号自“上海1”至“上海29”,售品编号为“上海28”。
189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50周年。在西方文化中50周年是个盛大的节日。
租界当局积极筹划5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在报上通知。当年的4月专门成立了“上海租界50周年庆典委员会”,负责庆典筹备。
租界当局认为,这50年是上海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必须隆重庆祝,最终决定了开埠50周年庆典的各项活动:如发行纪念邮票。
1893年11月11日发行纪念邮票,全套l枚,图案为脚踏带翅飞轮的传信神,红色,面值2分,这个为50周年特别发行的邮票,十分受欢迎,市民们纷纷抢购收藏。
但没过多久,邮票就卖完了。由于纪念票在英国印制,运到上海需时日,于是书信馆在12月14日,将同年5至9月份发行的第一版工部局局徽邮票(全套11枚,平板和凸版印刷,极具设计感和立体感。市场价值颇高)加盖“1853 Jubilee 1893”字样,作为50周年纪念邮票(就是售品)。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1863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董事会组织成立“上海工部局书信馆”,收寄华南、日本、欧美的信件,1865年发行了我国的第一套商埠邮票──上海大龙邮票。上海工部局书信馆1897年11月被大清邮政接管,总计发行29种邮票,邮票编号自“上海1”至“上海29”,售品编号为“上海28”,也是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的唯一一套纪念邮票。
有故事的邮票 —— 英国1971年罢工邮件 (店内编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