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cm*69cm,武中奇(1907—2006),山东长清(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幼曾拾荒为生,以青麻作笔,方砖当纸,清水代墨 。学《郑文公碑》,上追秦汉,兼攻金石 。早岁孜孜於书法印章,多次为革命烈士纪念碑书丹 。比较擅长草书,对篆、隶均有所涉猎。武中奇同志的真、草、隶、篆均有深厚的功力,尤以真、草见长,特别是草书,是以碑融草的大胆尝试者和成功者,开宗立派,独树一帜,世称“武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真书峻宕雄伟、刚健质朴、紧中见放,草书则动静相依、错落有致、抑抑应节、气势开豁。至于篆刻则以秦汉为宗、因石奏力、取其自然,盎然天趣。武中奇同志的书法在汲取唐碑风骨、魏晋神韵,博涉诸家的基础上,形成了气势浑厚、挺拔苍劲的独有的艺术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