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社区 / 许仙的保安堂
许仙的保安堂
2025-08-30 09:49:07

这砖头一样的古籍砸手里估计得镇宅了!嘉德抢来的“宝贝”,如今却成了最沉默的陪伴…

家人们,今天想聊聊我人生中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古籍收藏”——那本从嘉德拍卖会上,一路争抢到手的“古经解汇函·春秋释例”武英殿聚珍本。 拍下它之前,我对着图录看了无数遍。书页泛着温润的旧光,上面的文字带着历史的沉淀,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武英殿聚珍本”这几个字对我来说,就像是某种神秘的符号,代表着清代官方刻书的最高水准,承载着无数文人学者的心血。我仿佛能看到,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工匠们一笔一划地雕刻着木板,油墨在纸上晕染开来,最终成就了这一本本珍贵的书籍。而“春秋释例”,作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背后是孔子后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经典的深刻解读,永乐大典本的渊源更是让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我想象着它曾经在哪些学者的案头被反复翻阅,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才来到我的视线里。 当我终于在拍卖会上将它收入囊中时,那种兴奋和满足感难以言表。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仿佛捧着一件稀世珍宝,心里满是对未来与它相伴的期待。我仿佛已经看到,在我的书房里,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散发着岁月的气息,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位无声的老师,等待着我去聆听它们的教诲。 然而,当我真正将它捧在手心,亲手拆开那层保护它的包装时,一种复杂的情绪却悄然涌上心头。它比我想象中要“厚重”得多——不是指内容,而是那份实实在在的重量,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砖头。我轻轻翻开书页,那纸张的触感不再是我想象中柔软而细腻的,而是带着一种历经岁月的粗糙与坚韧。书页有些破损,边角也微微卷曲,像是经历了无数次的翻阅和岁月的侵蚀,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我开始试着去阅读它,去感受其中的韵味。那些竖排繁体的文字,像是一个个古老的精灵,跳跃在我的眼前。我努力地去辨认,去理解,试图走进那个时代的学术世界。可是,现实却给了我一些小小的打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阅读这样的古籍不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需要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读;那些曾经熟悉的学术概念,也在岁月的长河中发生了变化,需要我重新去梳理和理解。我曾经想象的那种沉浸在古籍中的宁静与满足,被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所取代。 我把它放在书架上,它静静地立在那里,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我偶尔会走到它面前,轻轻地拂去上面的灰尘,看着它那有些陈旧的书脊,心中五味杂陈。它不再是我想象中那个能够随时为我带来知识和灵感的“宝藏”,而更像是一个需要我用心去守护的“老友”。我开始明白,收藏古籍,不仅仅是为了拥有一件珍贵的物品,更是为了承担起一份责任,一份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 有时候,我会对着它发呆,想象着它曾经的故事。它可能曾经被放置在某个藏书楼的角落里,被学者们小心翼翼地翻阅;也可能曾经在某个动荡的年代里,历经战火和磨难,却依然顽强地保存了下来。而现在,它来到了我的身边,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它不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样“完美”,但却多了一份真实和质朴。 它或许不再是那个能够在市场上引起争抢的“热门藏品”,但它却是我心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它教会了我,收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拥有,更在于珍惜和传承。它就像一块砖头,虽然沉重,但却为我构筑了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能够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和坚守。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继续被传递下去,成为另一个人心中的“宝藏”。而我,也会因为曾经拥有过它,而感到无比的幸运和满足。它或许不会像我最初期待的那样,给我带来物质上的回报,但却给了我一份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精神财富。
这砖头一样的古籍砸手里估计得镇宅了!嘉德抢来的“宝贝”,如今却成了最沉默的陪伴…
这砖头一样的古籍砸手里估计得镇宅了!嘉德抢来的“宝贝”,如今却成了最沉默的陪伴…
这砖头一样的古籍砸手里估计得镇宅了!嘉德抢来的“宝贝”,如今却成了最沉默的陪伴…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阅读全文
收藏热点、知识分享就在麦稀奇
相关推荐
如何参拍和发帖?
方式1: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
方式2:扫码下载安装APP
麦稀奇
收藏·拍卖·社区
打开App